【摘要】在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中,学生要接触很多的理论知识,但这部分内容在平时教学中都是分散安排、相对独立的授课内容,很难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为此,我们在这门课程中,采取了“课前备课——课上讲授——课后总结”的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掌握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工具软件及相关工具、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软件工程等内容。
【关键词】算法;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工具软件;编程模型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1年)》(以下简称“教材目录”)中所列课程包括11门本科专业和3门研究生教育专业课程,它们分别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在“教材目录”中列举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一些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但在这其中,很多都涉及到算法的应用和程序设计。
本节课将结合平时教学经验,针对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教材目录”中列举的课程内容作一些探讨。
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课程名称中有“算法”和“程序设计”,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又不允许学生接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只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我们认为算法与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学科分支。
(二)课程内容太多,学生在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时经常遇到理解不透、抽象、难记等问题。
如在编写程序和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概念或抽象名词,如:循环函数、数组、栈和队列等。
(三)课程的知识点多而分散,不利于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和掌握,难以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过程中很难保证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在课堂上讲授,如果我们在课后要求学生写代码的话也很难做到。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
目前,在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组织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A- Level Test)已正式启动,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参加,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目前,全国高等学校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中,“算法与程序设计”一般作为必修课程出现。
该课要求学生在三年时间内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本课程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课前备课——课上讲授”法。
2.“课后总结”法。
三、结语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目前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课程。
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深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考核以考查其掌握知识和应用能力;同时利用计算机科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发现采用这种方式教学比以往在课堂上讲解抽象、复杂理论知识要容易得多。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和掌握。
总之,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且有深度、有广度的学科课程,我们在开展这门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方法如动态规划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困难和不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3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