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包厢的句子发朋友圈,订包厢图片带字搞笑图片?

订包厢的句子发朋友圈,订包厢图片带字搞笑图片?

现在朋友聚会的酒席,如果有十来人,总是订个包厢,冷盘热菜不下二三十道,再怎么吃,最后还有剩余。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朋友聚会一般是家宴,有七八个菜就算很不错了。

现在的年轻人,那够吃吗?够吃,那时下酒的,除了菜肴,还有酒令,有了酒令,席间的气氛顿时变得热闹火爆,大家的酒兴助长,不吃菜也能喝许多酒。

所谓酒令,是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也是席间一种助兴的游戏,属于酒文化的范畴。不同阶层的酒令是不同的,《水浒》中李逵们的酒令与《红楼梦》中宝玉们的酒令大相径庭,但都可以让酒喝得更尽兴,更畅快,更有情趣。

我们那时——上世纪80年代,喝酒行令,很司空见惯,当然,我们的酒令属于大众阶层的下里巴人,无需高深的文化,门槛很低。

比如,两个人之间的较量有猜拳、敲筷子。

订包厢的句子发朋友圈,订包厢图片带字搞笑图片?

猜拳又叫划拳、豁拳。两个人同时伸出右手的手指,并同时喊出数字,以喊出的数字正好是两人手指之和为胜,同时对或同时错则再比下去,直到分出胜负。伸出的手指有讲究,一是“老大不倒”,即大拇指一定要出;二是不能只伸食指和中指,这是要扣对方眼珠,不敬。

喊的数字也有讲究,有一套说法,各地不同,但大同小异。一,一定高升;二,二龙戏珠、哥俩好;三,三星高照、三结义;四、四季发财、四喜财;五,五魁首;六、六六大顺,六个六;七、七巧;八、八匹马;九,九九归一,快到;十,全到了,满堂红。还要注意,喊出的数字不能大于你伸出的数字加五,比如你喊八匹马,你只伸了两个手指,对方不可能是六指呀,所以这叫“落马”,要罚酒。胜者换人再划,负者饮酒。

敲筷子也是两个人较量,一个人说“你”或“我”,另一个人说“英雄”或“怕老婆”,两个人只拿一根筷子,相互一敲后即说。甲说“我”,乙说“英雄”,那甲是英雄,乙喝酒。以此类推。如果有女同胞参加,可以把“怕老婆”改成“狗熊”。

订包厢的句子发朋友圈,订包厢图片带字搞笑图片?

更多的玩法是大家都参与,是有一个所谓的令官的,由他先发起,说个名堂,定个规矩,然后大家参与,如果谁犯错或违规,那就要罚酒,这样既然活跃了气氛,增添了乐趣,又促进了饮酒。

一种是明七暗七。令官先饮一杯,以示敬意,从一开始数,顺时针下去接着数,数到明七即带七的数字,则不能说出而以击掌表示,数到暗七即七的位数,即也不能说出而以拍桌子表示。不能及时说对或表示错的罚酒。罚酒者则为下一轮的令官。

一种是抽火柴棒。令官先饮一杯,按桌上人数取火柴棒,把其中一根折短,然后用手攥成一排,露出部分一样高,由其余人依次抽取火柴棒,抽到短者罚酒。然后罚酒者做令官。

抽火柴棒类似的有抽扑克牌。十个人取十张牌,一张为人头,轮流抽,抽到人头者罚酒。好像几年前在南京的一个朋友家里,我们十几个古稀老者也还玩过这个名堂,喝完了白酒喝红酒,喝完了红酒喝啤酒,真是不亦乐乎。

酒一旦喝多了,人说话就不利落了,有的酒令是考验口齿的。如令官先说“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第二个人就要说“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一声跳下水”,第三个再往上加,不能将只、嘴、眼、腿和声的数字说错,说错即罚酒。这在酒场上是很好玩的,一边说,一边算,对于酒酣耳热的人来说,不啻一道难关。

饮酒后除了语言会有障碍,动作也会迟钝不协调,有一种比较复杂的酒令叫“旗锣鼓号炮”。令官先饮一杯,用手随意指向一个人,这个人即立起手作摇旗状,他左边的人作敲锣状,右边的人作擂鼓状,然后他旗子一挥指向某人说“嘭”,意为开炮,某人立即后仰,某人左边之人捂右耳,右边之人捂左耳,令官则作吹号状,意为得胜。这一套动作必须清晰及时,有错者均罚酒。我在出版社农村编辑室时,与同事沈耀才兄等人喝酒时,经常玩这个。这个酒令往往错的人较多,罚酒的人也多,比较好玩。

订包厢的句子发朋友圈,订包厢图片带字搞笑图片?

西北地区的人比较豪爽,也喜欢行酒令。我1988年去青海参加全国十六个人民社发行科长会,见识了他们的酒风。

他们的一种酒令叫打通关。一般先由主人方一个人当令官,出来与全桌的人依次行令,什么方式由对方选择,猜拳可以,敲筷子也行,石头剪刀布都成,三局两胜,谁输谁罚酒。如果令官两次都赢了,则陪喝一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一圈下来,令官起码喝上十四五杯,大约半斤酒下肚,还不能吃菜,必须有一定的酒量才行。记得那时在青海湖边上吃鳇鱼,喝尖庄,我们年纪较轻男人的那一桌起码喝了五六斤酒,可还不过瘾。晚上在宿舍又敲上筷子喝啤酒,因为怕影响隔壁的人休息,大家压低嗓门小声说“你”“怕老婆”,“我”“英雄”,有点像地下党接头时的情景,煞是有趣。

不管行什么酒令,都要说话,一旦二两酒下肚,说话的音量就必定提高。饭店的大堂只要有两个人在划拳,所有的人都会听到。如果几拨人闹起来了,满堂喧哗,现在看起来,确实有伤大雅,影响其他人的就餐。这,也是现在几乎看不到行酒令的原因之一吧。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4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