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利用率的计算公式,产能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用财务报表数据?

产能利用率的计算公式,产能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用财务报表数据?

最近,关于中国产能过剩的讨论越来越多。让我对产能过剩与产能利用率这两个概念进行了一番思考。我们需要对此关系进行梳理和明晰。

我之所以想了很久,是因为我在外资公司任职,每个集团都有其独特的工厂运营KPI评估标准。作为评估体系中的监督者和管理者,我需要为自己负责的区域企业运营指标的表现承担责任。在日常的考核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巨大差异。

在这个巨大的差异中,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许多曾被视为真理而无需争辩的观念,在中国的现实中可能已经不再适用。新的竞争结构、商业环境以及技术条件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新的真相。其中,产能利用率就是一个在中国面临重大挑战的领域。

让我们先讨论一下产能利用率的基本概念。其计算公式为:产能利用率=实际产出 / 设计产出 × 100%。这意味着,企业的实际生产量与其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其中,实际产出是指在报告期内制造的产品数量或价值;而生产能力则是指在该报告期内,假设劳动力、原材料、燃料、运输等资源保持充足的情况下,生产设备正常运转时,企业理论上可以达到的、能够持续的产品产出水平。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工厂已经建成,月度成本几乎是恒定的。因此,显而易见的是,生产的产品越多,每个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就会减少。这也是为何企业通常将产能利用率纳入考核标准的原因。

那么我为什么认为产能利用率这个指标并不适合中国呢?

首先,我想谈谈边际成本这一概念,它与工业规模化息息相关。

建立一个工厂需要考虑多个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设施是共享的,例如电力供应、锅炉、办公区域和压缩空气系统等。此外,许多生产工艺也包含了许多公共设施。这些基本需求虽然会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而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存在一个基础投入的起步成本。随着产能的增加,后续的投入并不会成比例上升。简而言之,提升两倍的生产能力并不意味着成本增长也会达到两倍!

两倍的产能并不意味着价格也要翻倍,这可以通过边际效应和规模效应来进行解释!

我和集团管理层的观点产生了分歧,主要是因为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的两个关键现实:设备成本低而人工成本高!

让我们考虑一个具体的情况:工厂目前有两条生产线在正常运营,开设一个班次就足以满足当前的销量需求。然而,随着销量的上升,产能利用率也随之提高。这时你面临两个选择:首先,可以增加一条创新的生产线,这条新线需要招募一些额外的工人,因其智能化程度较高;第二个选项是增加一个班次,通常这个班次需要约30名操作工人。

当然,大家都会对比生产线的成本和人工费用。生产线的投资大约在150万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任何老板会考虑增加一个班次的人工费用。毕竟,如果一年的人工成本能换来一条生产线,那么在提升产能利用率时,没人愿意选择增加招聘。

这就引出了产能利用率的悖论!我期待我们的专家能够认真研究这篇论文。

与其维持80%的产能利用率,不如将其适当降低到50%,这样可以节省一半的人力成本!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做法吗?

接下来我想谈谈第二种运营策略,那就是晚上的电费通常更加便宜,这在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是适用的。如果企业大多数时间选择在晚上进行生产,全年累积下来节省的电费甚至可以用来投资一条新的生产线。这样一来,为了节省电费,企业自然也会考虑增加投资,对吧?

经过分析这两条逻辑,可以较为轻松地理解规模化以及中国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对此议题,欢迎大家进行深入讨论!工业化的发展似乎确实只存在一条道路,那就是追求规模化。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6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