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的寓意和道理 简洁描述(买椟还珠的寓意和道理现在有什么变化)

一直以来,我常以正经的态度读寓言故事,比如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我们勤劳人民战天斗地的豪迈情怀,比如狼和小羊的故事表现出的,坏人之狡诈和善良人的无辜。感动其中时,常惹来几许耻笑,但也不曾有所更改,读书是幸福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也是不容易的。买椟还珠这个故事,我已经酝酿了好久,想把感想写出来,可就是很难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吧:

一是故事的真实性。故事仍然是楚国人和郑国人之间发生的,这个我很怀疑。从历史上来看,楚文化和郑文化相比,应该是近周的郑国更地道那么一些,如果楚国能看中珠宝的价值,而兴商之风较浓的郑国却认为木匣子更漂亮一些,那两者的价值观也差别太大了吧。为爱而付款,充分证明了郑国人的审美情节,这不是活脱脱的一个不为金钱所累,只为艺术折服的例子吗?

二是此寓言千年流传的目的。书上的说教很正统,那就是重形式而忘却实质,重外表而抛弃内涵。唉,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有几何?一份珠宝的价值有几何?孰为表,孰为里,谁能来判断?但从古到今,好像是选择珠宝应该是标准答案,选择木匣子是错得离谱,否则你答到卷纸上试试,不给你分才怪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惹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有些选择,可能汝非鱼,岂知鱼之乐的事。

三是为何有人会哭。有句话说得好,善良的人都是开悟较晚的人,因为他会被社会教训得逐渐与社会价值观一致。如果保存了他的个性,那要么会毁灭,要么将不入流。是啊,我分明看到了两种孤独,一是楚人,他那么相信珠宝的价值,并且认为他代表着普世价值观,却被郑人鄙视了。另一个会哭的是郑人,他愿意为美丽的盒子买单,一个为艺术而愿意付比珠宝更高价的人,也被楚人鄙视了。楚人和郑人,谁对谁错?我想,那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了。

种子在不同的土壤中,会长出不同特质的果实。在郑国的土地上,有一群爱好艺术的人才,在楚国的土地上,有一些会做生意的儒商,两者应该是有共同语言的,那就是艺术,只不过是出发点不一样,一个追求艺术为终级目标,一个将艺术作为珠宝的标签,充分说明了艺术无国界。求同存异,难道不可以吗?

可悲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只笑得是郑人,包括做出这个艺术极品的楚人。难道,不应该哭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