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帝王历来是权力的象征,他至高无上,可一言决人生死。然而帝王中也有特例:傀儡帝王。这些帝王空有光鲜亮丽的头衔,却享受不到一天的荣耀,事事为他人控制,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中,甚至最后难逃一死。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汉献帝刘协;悲愤地喊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曹髦等等。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汉献帝

然而在这个倒霉的小群体中,却还有一个更小的群体:被当作傀儡却最后成功反杀夺权的帝王。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盘点一下这些被权臣拥立继位后,最终能成功完成反杀的九位帝王!

汉桓帝刘志

刘志,汉章帝刘炟曾孙,蠡吾侯刘翼之子。他能当上皇帝,还要感谢当时的外戚权臣梁冀。

梁冀把持朝政二十多年,拥立三位皇帝,毒杀一位皇帝,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奸臣、权臣。汉顺帝驾崩之后,梁冀拥立汉冲帝,冲帝死后,梁冀又扶持汉质帝上位,不久后将其毒杀。梁冀听从曹腾(曹操的祖父)的建议,立刘志为皇帝。但是梁冀绝对想不到,拥立刘志竟是自掘坟墓。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刘志虽是被梁冀所拥立,但是他却不想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久而久之,刘志对梁冀越发的厌恶憎恨,不过他深知自己的势力远未到能够铲除梁冀的地步,所以他一面让自己沉浸在酒色之中,来麻痹梁冀,一面将将愤怒深埋心底,时刻准备伺机而动。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汉桓帝画像

所以,当刘志得知唐衡、单超、徐璜、具瑗、左悺五位常侍都对梁冀十分不满之时,利用如厕的机会,召来五人,刘志用牙咬破了单超的手臂,六个人歃血为盟,共谋灭梁大计。

公元159年,五常侍以皇帝刘志的名义,召来司隶校尉张彪,调动军队由单超亲自指挥,并以谋反的罪名围攻梁冀的大将军府。梁冀虽然权倾朝野,但他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墙倒众人推,很多人立即就倒向了宦官一方。梁冀夫妇自杀,他的党羽也被扫除一空。

然而东汉的颓势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此后朝政被五常侍把持,他们鱼肉百姓、为所欲为,甚至比梁冀当权时还要嚣张跋扈。刘志放任宦官弄权,终因纵欲过度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如果仅以夺权作为参考依据,那汉桓帝的手段当不在汉宣帝之下,面对能力不高但跋扈不下霍光甚至犹有过之的梁冀,汉桓帝却吸取前任被毒死的前车之鉴,麻醉对手,然后找对帮手,一击中的。随后几个宦官坐大,汉桓帝也没有像其他皇帝一样被宦官架空,虽然因为个人原因,当政时期间宦官坐大,发起党锢,吏治腐败,称不上一个好皇帝,但仅从权力斗争的角度来说,汉桓帝绝对是此中高手。

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可以称得上是“伪装界”的一位奇人,他是以“皇太叔”的身份继位的,他以前的三个皇帝,也是他的三个侄儿都是宦官废立的,当时以马元贽为首的宦官不但在宫中有权,而且还掌握军权,一言能绝皇帝生死。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马元贽

但为何马元贽等人会拥立已成年的“皇太叔”继位?这要从李忱的身世说起,李忱是宫女所生,在李唐皇室中地位低下,再加上李家王朝本来就有杀兄弑父的光荣传统,你可以想象,像李忱这种宫女生的孩子,随时都会成为斗争的牺牲品。所以李忱想要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只有伪装自己。

他从记事起就开始装傻充愣,一装就是三十多年,以致宫中都认为他“不慧”。甚至文宗、武宗常在宴饮集会之时戏弄与他,他也不生气,一如既往地“傻笑”,因此当武宗病危时,马元贽等认为李忱较易控制,才把他立为皇太叔,“勾当军国政事”。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李忱

但令马元贽等人想不到的是,李忱一登基就一改傻气,短短一年,就把马元贽等掌权宦官罢黜的罢黜,流放的流放,一举消灭了大唐长达半个世纪的宦祸和党争,而且遏制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嚣张气焰,更是收复了沦陷吐蕃手中近百年的“三州七关”,成为一代明主,史称“小太宗”。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

元子攸诛杀权臣尔朱荣,是南北朝历史上最令人拍案称奇、扼腕叹息的一段,小编当初看这一段心里感叹了好久,尔朱荣死的可惜,元子攸死的更可惜。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元子攸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是孝文帝元宏之侄,彭城武宣王元勰第三子。孝明帝因与母亲胡太后争权,结果被后者毒死,并州大军阀尔朱荣闻讯后,便打着为孝明帝报仇的旗号举兵南下。而为了师出有名,尔朱荣便拥立元子攸为皇帝。

随即,尔朱荣发兵南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洛阳,将胡太后和幼主元钊抛入黄河淹死。事后,尔朱荣又以祭天为名,将包括丞相元雍、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等人在内的宗室、百官两千余人骗到河阴,然后将他们全部处死,“王公卿士,一朝涂地,宗戚靡遗,内外俱尽”史称“河阴之变”。

事后,尔朱荣将元子攸迎入洛阳即位,随即以太原王、大将军的身份专断朝政。为了控制元子攸,尔朱荣不仅让亲信元天穆、尔朱世隆等人占据着要害职务,把禁军将领换成自己的心腹奚毅,还将长女尔朱英娥强“塞”给他做皇后,从里到外编织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监控网”。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尔朱英娥

元子攸也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自身实力与尔朱荣相差悬殊,所以只有隐忍。而这时的尔朱荣也无暇他顾,因为他要征伐天下,成功之日,即是他代魏之时。

尔朱荣虽是一个政治上的白痴,却是一个军事强人。在短短数年内,他扫灭葛荣、平定河北、击破南梁、荡平关陇,实现北魏国内的再统一,功劳甚大。凭此功劳,他强迫孝庄帝拜他为大丞相、大都督、天柱大将军,但这些都未能使尔朱荣满足,他进一步指使元天穆向皇帝请求“九锡”的封赏,篡位的野心昭然若揭。元子攸如果不想做“汉献帝第二”只能兵行险着。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尔朱荣

公元530年,尔朱荣不顾夫人和幕僚多方劝阻,一意孤行前往洛阳,孝庄帝以皇后生子为借口,邀请岳父入宫探视,并在暗中埋伏下大批杀手。尔朱荣不知是计,果然便兴冲冲地奔赴皇宫,结果在朝堂之上被乱刀砍死,时年三十九岁。

然而尔朱荣虽然伏诛,但尔朱氏的势力却依然很强大。所以等到尔朱荣被杀的消息传出后,他的从弟尔朱世隆、尔朱仲远等人纷纷举兵造反,叛军几乎没费吹灰之力便攻陷洛阳、俘虏孝庄帝。仅3个月以后,孝庄帝便被缢杀在三级佛寺中,年仅24岁。

孝庄帝最大的错误就是在未剪除尔朱荣羽翼的情况下,贸然实施斩首计划。虽然最终斩杀权臣尔朱荣,但也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两人一个是百战百胜的军事奇才,一个是刚毅果决的英明之主,如果能同心协力,未尝不能开创一番伟业!

秦王子婴

嬴子婴,秦始皇孙,胡亥侄,在位只有46日。

秦始皇死后,赵高伙同李斯矫诏立胡亥为帝,赐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并且大肆屠杀秦皇室,只有子婴逃过此劫。后来赵高又设计杀害了李斯,从此秦朝的大权都入他一人之手。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胡亥

公元前207年,赵高野心膨胀到试图自立为帝,为此他派女婿阎乐杀害了胡亥。但是就在他准备自立为帝时,发现朝中大臣都不支持,同时各地将领叛乱纷起。见此赵高也知道不能坚持,于是他立扶苏的长子子婴为王,取消帝号

子婴知道他只是赵高的一个傀儡,日久必被其所害,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

继位那天,一切礼仪都准备就绪,子婴却推说有病不去,赵高急了,亲自前去催促。结果在赵高进入寝宫之后,子婴的宦官韩谈趁机刺死了赵高,随后子婴下旨诛灭赵高三族。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赵高

同年10月,刘邦兵至咸阳,子婴见大势已去,带着妻儿,用绳子绑着自己投降刘邦。

刘邦虽然没有杀害子婴,但是在一个月后项羽进咸阳。项羽不仅杀死了子婴,还一把火烧掉了咸阳宫,历代秦王的基业,在这一把大火中焚烧殆尽。

小编认为,子婴是历代帝王中死得最可惜的,他以傀儡之身,机智果敢地除去了权臣赵高,可惜连施展抱负的机会都没有,就国破身死,令人惋惜!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子婴

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

宇文邕面对的权臣宇文护有点特殊。一般权臣是威胁到天子,顶级权臣是废立天子,再顶级一点是杀了天子,宇文护是权臣,他废立天子,也杀天子,有所不同的是,他先后杀了三位天子,完成了屠龙帽子戏法。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宇文护

宇文护是西魏权臣,也是后来的北周开国皇帝宇文泰的亲侄子,宇文泰临终前托孤与宇文护,让他辅佐自己儿子,于是宇文护先生就开心的监国了。

他先是逼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觉,后来又杀掉宇文护立宇文毓当了皇帝,史书中说宇文毓:“宽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子之量”。随着宇文毓威望日高,引起了宇文护的疑惧和不安。于是他买通了主管皇宫饮食事务的一个官员,在食物里暗中下毒,毒死了宇文毓。

毒杀宇文毓之后,宇文护环顾左右,发现还有一个十七岁的宇文邕。于是又让宇文邕做了皇帝。并且他还嚣张地警告宇文邕,“给我乖乖做,不然你的两个哥哥就是你的榜样”。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宇文邕

就在这种背景下,宇文邕提心吊胆的即位了。有两位皇兄的前车之鉴,宇文邕表现得非常老实听话。宇文护诛杀功臣宿将、排挤异己,他不管;宇文护提拔任用自己的亲信、儿子,他还是不管;宇文护儿子、亲信肆意妄为,他仍然不管………。这些还不算,他甚至在宫中见到宇文护之后竟然行家人之礼(可能是鞠躬、作揖之类的)!

当然,宇文邕采用的是“忍字诀”,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这一忍就是十三年。

十年如一日的隐忍,也让宇文护慢慢放松了警惕。

宇文邕在执行“忍字诀”的同时,并不是什么都没做,在此期间他找到了三个帮手,一个是从小的好友宇文孝伯,另一个司徒王允之后王轨,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时任宫廷卫队长的宇文神举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时机终于成熟了,公元572年,宇文护从外地公干回到京城长安,照例去觐见宇文邕,君臣二人谈完话之后,宇文邕打出亲情牌,让他入后宫为太后读《酒诰》,去的理由很无厘头,说是太后特别喜欢喝酒,自己劝不住,希望堂兄你去劝劝。说来太后也是自己的姨母,不去也不合适,于是早已放下戒心的宇文护就去了。

结果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据载,宇文邕是趁宇文护读《酒诰》的当口,亲手拿玉珽猛击宇文护的脑袋,把他打晕在地,然后命令亲信宦官拿御刀砍了的脑袋。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杀死宇文护之后,宇文邕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掉了宇文邕的党羽,计划能够如此顺利的主要原因就是宇文护统治的十三年并不得人心,而且宇文邕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重用的三个帮手在其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整个过程滴水不漏,充分展现了宇文邕的深谋远略。

宇文邕亲政后多次东征,最后灭掉北齐,一统北方,同时政绩斐然,称得上是一代明君。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宇文邕

回顾宇文邕诛杀权臣的整个过程,他让最少的人参与核心计划,杜绝泄密的可能,把宇文护骗到宫里再杀,杜绝了护卫干扰行动的可能性,杀完以雷霆之势扫除党羽,不给他们联合反扑的机会,可谓果决。但宇文邕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他十三年的忍功,比之越王勾践也不逞多让!

宋文帝刘义隆

刘义隆,南朝宋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刘义隆画像

刘裕临死之前,任命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禁军统领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为辅政大臣,扶保太子刘义符继位。但仅仅两年后,四人发动政变废黜刘义符,将其幽禁并派人杀害。

刘义符死后,徐羡之又杀刘裕次子刘义真,拥立刘义隆继位。

两个亲哥哥之死,给刘义隆造成了强烈的刺激,他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也落得和哥哥们一样的下场,所以在即位初期小心翼翼。他先是对徐傅谢三人优抚有加,封徐羡之为司徒,加傅亮为开府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让谢晦出镇荆州,以荆州刺史换取谢晦的禁军统领之职(这个位置非常关键,刘义符之所以被拿下,正是谢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另一方面他积极笼络征北将军檀道济。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徐羡之

两年之后,刘义隆站稳了脚跟,掌握了大局,决定开始报复。

他先是下了一道诏书,把徐羡之等人痛斥了一番,列举了他们的种种罪状:没有尽到辅政大臣的责任、擅自杀死庐陵王刘义真等。

这诏书一发出来,徐羡之等人性命难保,刘义隆很快派人去抓他们,结果傅亮被处死,徐羡之自杀身亡,谢晦则出兵反抗,当知道檀道济协助刘义隆讨伐自己时,惶恐不已,不久即兵败被擒,然后被处死。

刘义隆掌控朝政后,继续推行宋武帝的治国方略,休养生息,国力蒸蒸日上,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元嘉之治”。虽然三度出师北伐北魏均遭失败,但总体来说,仍不失为一个英明有为之主。不过这样的明君却在晚年遭皇太子刘劭所弑,时年只有四十七岁,令人扼腕。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吴景帝孙休

孙休,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三位皇帝。

公元258年,皇族宗室、时任大将军的孙綝发动兵变,罢黜吴少帝孙亮为会稽王,拥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孙休

孙休登基后,封孙綝为丞相、荆州牧。孙綝权倾朝野,嚣张跋扈,根本不把孙休放在眼里,有一次,孙綝在醉酒后,嚣张的说,“当初废黜少帝时,不少人劝我自己称帝,我没有自立是因为认为陛下还算听话,如果他敢把我当作一般的臣子对待,我既然能立,就能废。”

孙休也知道孙綝权势滔天,尾大不掉,因此对他时刻提防。有一次孙綝奉献牛酒给孙休,孙休担心酒里有毒,因此坚辞不受。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孙綝与孙休

孙綝不仅是一位权臣,还是东吴宗室,所以更有可能篡夺东吴皇帝的宝座。孙休虽然早有除掉孙綝的打算,但是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他一点也没有暴露自己的意图,并且,他还通过册封官职的方式来笼络孙綝,促使孙綝逐渐放松警惕。

公元258年,孙休与左将军张布、丁奉秘密商议,决定在腊祭之日设宴来诛杀孙綝。十二月八日孙休在宫中举行腊祭,孙綝被请入皇宫,在张布、丁奉的协助下,孙綝被一举成擒,孙休将其斩首示众。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孙綝

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惠及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六年后,孙休去世,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

总的来说,纵观孙休的一生,虽然在位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他剪除权臣,推行仁政,重视教育和农桑,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这也是东吴能够坚持到公元280年才灭亡的原因之一。

秦武公

秦武公是春秋时秦宪公长子,一开始被立为太子。秦宪公去世后,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废掉秦武公,拥立秦出子为国君。 公元前698年(秦出子六年),三父等人共同合谋派人暗杀了秦出子,又拥立秦武公为国君。

此时的秦武公,大概15岁左右,不再是一个不懂事的稚子了。6年前国君老爸死的不明不白,自己的太子之位也被废掉,6年后自己的国君弟弟又被杀!秦武公又不傻,三大庶长的势力遍布朝野,自己必须要开始盘算怎么摆脱三大庶长的控制,不然很有可能也会落得和老弟一样的下场!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于是秦武公以讨伐戎族彭戏氏的名义,征得三大庶长的同意,带兵跑到华山脚下,住下了。他在这里名义上是对抗彭戏氏,实际上是操练兵马,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一住,就是3年!

3年后,秦武公也有十七八岁了,势力培养的差不多了,就班师回朝。秦武公就在三大庶长出来迎接自己的时候,趁机诛杀了三大庶长,宣布了他们杀死国君秦出子的罪名,灭了他们三族!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至此,旁落权臣之手20余年的军政大权,才正式回归秦国王室手中。

不过,秦武公虽然诛杀权臣,开疆拓土,中兴秦室,但却称不上一个好帝王,活人殉葬的千年鄙俗就是由他开启的,他死后用了六十六个活人陪葬。明英宗以废除活人陪葬而流芳百世,秦武公却以此恶名远扬。

蜀末帝孟昶

孟昶,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后蜀高祖孟知祥之子。

孟知祥死后,年仅15岁的孟昶在六大辅臣的拥立下继位。当时正逢乱世,跟随孟知祥打天下的能臣武将很多,让他们突然要听一个十几岁小孩的指挥,简直是天方夜谭,很多人都选择直接杀人上位。所以孟昶虽然登基,但面对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在六大辅臣中,军权最重、野心最大的当属武信节度使李仁罕。他自认是开国功臣,蜀国是兄弟几个打下来的,凭什么要听命于孟昶这个半大毛孩子,因此心怀不满。他以“宿将有功,复受顾托”为名,要求孟昶把六军兵权交给他掌管。孟昶此时羽翼未丰,和官场大佬普遍不太熟悉,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为了稳住李仁罕,也还是“加仁罕兼中书令,判六军事”。表面看皇帝在示弱,但与此同时,孟昶“以左匡圣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赵廷隐兼中,为之副”,让和李仁罕怨隙极大的赵廷隐为副职来牵制他。

另一方面,孟昶着手在皇宫建立自己的亲军武力,“自置殿直四番,取将家及死事孤子为之”。

布置妥当之后,孟昶决定先发制人,据《资治通鉴》记载,孟昶暗中联系都指挥使张公铎、医官使韩继勋、丰德库使韩保贞、茶酒库使安思谦等“素怨”的藩邸旧人,制订了秘密的诛杀计划。整个过程十分简单,在李仁罕上朝时,高坐殿上的孟皇帝一声令下,从两边拥出数十名武士,直接把李仁罕杀了“因仁罕入朝,命武士执而杀之”,而后又立即“下诏暴其罪”,并诛杀其子李继勋和党羽宋从会等人。

赵廷隐墓志铭原文(赵廷隐墓的书)

孟昶

孟昶诛杀李仁罕后,勤于政事,努力发展经济,又攻取秦、凤、阶、成四州,尽有前蜀之地,整个后蜀呈现欣欣向荣之态。可惜,孟昶统治后期,日渐奢侈淫靡,最后被北宋攻击,兵败投降,被册封为秦国公。不过最后他还算结局不错,寿终正寝,死后获赠尚书令、楚王,谥号“恭孝”。

以上就是小编能想到的能够反杀权臣的九大帝王,如果还有遗漏,希望读者朋友们留言补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1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