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电影产业发达,影响力辐射整个东南亚。当时的香港电影光芒万丈,跟亚洲最强的日本电影也有一战之力。
在当时,多部华语片杀进日本票房市场,凭借精良的制作博取了极高的票房。李小龙成名之作《唐山大兄》,以300万港币的票房打破香港票房纪录,三年后在日上映,豪取23.4亿日元的票房。

按照当时的汇率,23.4亿日元约等于8000万人民币,制片方简直赚疯了。到现在51年过去了,《唐山大兄》仍位居华语片在日票房第11名,李小龙的华人至尊地位简直无可撼动。
更惊人的还在后面。有人统计了华语片在日票房前10名,:李小龙独占3元,票房最高的《龙争虎斗》更是雄踞第2!1973年的片子能有如此成绩,简直是非人类的壮举。

下面盘点一下华语电影在日本市场票房最高的10部电影,一起见证一下小龙哥惊世骇俗的个人魅力。
第10名——《夏日福星》
主演:成龙、洪金宝、元彪
日本票房:27亿日元

影片上映于1985年,洪金宝执导,三大功夫巨星合体的经典力作。当时刘德华正在被TVB封杀,被洪大哥喊来“玩一玩”。
24岁的刘德华继《上海滩十三太保》后第二次担当“打星”,敏捷的身手给洪金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后者称赞“非动作片演员中打得最好的”。

影片在日本卖座靠的还是成龙。成龙在日本的影响力实在太恐怖,日本最卖座的100部华语片,成龙独占42部,一个人刷了一半的数据!
按照当年汇率,27亿日元差不多相当于7160万人民币,龙哥威武。
第9名——《少林足球》
主演:周星驰、吴孟达、赵薇
日本票房:28亿日元

周星驰担当导演后的第一部扛鼎之作,《少林足球》2001年大杀四方,在内地禁映的情况下仍取得了极其辉煌的票房成绩。
2001年人民币对日元1:38.46,2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7280万!这是周星驰在日票房最好的作品。《功夫》则以17亿日元的票房排名第19名。
第8名——《死亡游戏》
主演:李小龙、唐龙
日本票房:29亿日元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李小龙电影。李小龙去世后,嘉禾找了个跟李小龙很像的武打演员,利用李小龙生前拍摄的残片拼凑成电影。
但越是如此,越能体现日本人有多爱李小龙,凭借“李小龙遗作”5个字,该片硬是刷了29亿日元!
第7名——《精武门》
主演:李小龙、苗可秀
日本票房:30.6亿日元

李小龙真正火遍全球的经典力作,“陈真”系列的开山之作。当年倪匡为李小龙量身打造剧本,翻阅霍元甲讣告发现了陈真这个人,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当时没人能想到,该片居然能有如此大的杀伤力,一年之内红遍全球。更没人想到,一个痛打日本武士的片子,居然在日本拿下了30.6亿日元的票房!

30.6亿人员,折合人民币3.02亿,龙哥简直是行走的印钞机。
第6名——《A计划》
主演:成龙、洪金宝、元彪
日本票房:31亿日元

跟《夏日福星》一样的阵容,导演由洪金宝换成成龙,又一部经典的三兄弟合体力作。《A计划》是成龙在日本票房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作品,近40年里被日本电影动漫频频致敬。
第5名——《英雄》
主演:李连杰、梁朝伟、甄子丹、张曼玉、章子怡
日本票房:40.5亿日元

2002年,张艺谋倾全国之力,以2.4亿人民币的成本打造的超级现象级商业大片。该片上映时屡遭诟病,却在票房上连创佳绩,在世界各地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40.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05亿,是内地票房的1/4。仅论票房该片应该是赔钱了,但其最大的意义是开启了内地电影的大片时代,促进了内地院线的建设扩张。

第4名——《少林寺》
主演:李连杰
日本票房:43.6亿日元

华语动作片里程碑式电影,少林寺从此成为功夫迷心目中的圣地,受益长达40年。当年李连杰才19岁,一身铁打的功夫惊艳全球,很快成为划时代的巨星。
《少林寺》是80年代内地最成功的文化输出,世界影坛由此对内地电影人刮目相看。
第3名——《赤壁上》
主演:梁朝伟、金城武、林志玲、赵薇
日本票房:50.5亿日元

合拍片时代最疯狂的大片,吴宇森回归之作,投资高达8500万美元(上下两部)!
这部电影据说也赔钱了,毕竟成本还是太高了,吴宇森之后也差不多一蹶不振,再没拍过大制作电影。《赤壁》在日本大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题材,日本人太爱三国了,自己又拍不好。
第2名——《龙争虎斗》
主演:李小龙、石坚
日本票房:50.6亿日元

经典到无以复加的动作电影!李小龙不光贡献了充满哲学色彩的幻影迷墙镜头,更首次在电影中呈现锁技这一现代格斗的技巧,难怪日本人称之为“武圣”。
《龙争虎斗》力压《A计划》排名第2,可见李小龙虽然去世10多年,与巅峰成龙PK仍不落下风。
第1名——《赤壁下》
主演:梁朝伟、金城武、张丰毅、赵薇
日本票房:55.5亿

10部最高名列榜首。《赤壁下》在内地遭遇滑铁卢,但在日本却继续大放异彩,豪取55.5亿日元,按当时的汇率算是3.47亿人民币,比内地票房还高。
这说明三国题材的电影应该多挖掘,经典IP,在儒家文化圈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在日韩尤其受欢迎。令人感慨的是,“萌萌”站起来了,志玲也嫁到日本了。

二三十年前的华语电影,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不似今天阴盛阳衰死气沉沉。华语片需要重新崛起,要靠伟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1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