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是指什么行业(实业一般指什么)

有几个读者问过为什么加息可以剔除制造业和科技业。

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意识到,这好像是多年经验的条件反射,自然就完成了。

昨天的文章里提了一嘴:

实业是指什么行业(实业一般指什么)

里面有两个解题思路:必需品和大宗。

昨晚在宽基大跌的情况下,几个必需消费品ETF平均跌了2%不到,医疗业跌的更少。

股神的西方石油昨晚逆势上涨1.17%,而伯克希尔作为整体仓位,跌整体幅近2.5%。

都跑赢了宽基,但毕竟也是跌的,也算不上真正的胜利。

这意味着,即使股神押注了西方石油,因为更多的仓位是其他资产,所以整体上伯克希尔的资产还是跌了,大家一定要看资产组合的整体。

有人说巴菲特熟悉的三个获得诺奖的经济学家炒股,2人大亏,1人小亏,注意这段阐述我并未求证

用很多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整体去操作仍亏钱,就是因为,炒股这事,想赚钱,看对还要做对。

分析对了,但只上了小仓位,更大的仓位是随波逐流的,得到的仍是更接近随波逐流的结果。局部胜利不太能影响大局。

关键看大仓位押注。

我说四猛行业,消费,医疗,科技,高端制造容易出牛股。

这其实也是我对四个行业时间确定性的排序。

达到垄断的状态后,消费品存续时间是最久的,而制造业,很难达到垄断,红利期最短,永远有新的挑战者,我也没想好怎么讲制造业。

我也是看估值和周期的,只不过并不是我的投资重心。

但这事很难说明白,如果你看不明白,不是你的问题,是我表达的问题。

胡说开始:

王朝更替就是更大的周期。

漂亮国已然没法像过去那么伟大了。

美元霸权是美国的福利,也是诅咒。

一方面,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可以换取任何国家的东西,这种福利相信大家能明白。

反过来,对其他国家而言,为了自己的产品被美国采购,各个国家天然倾向会对自己国家的货币对美元进行贬值。

因为自己国家的货币相对美元贬值了,对美国来说,你的东西就便宜,便宜了就容易买你家的东西。

这个汇率上的规律也就意味着,美国的制造业相对于其他国家,天然就位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同样条件下,美国的制造业是没办法跟新兴国家进行竞争的,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制造业外流,除非是一些不能迁出的本地制造业,美国必须要维持很强的产业优势,才能抵消汇率带来的劣势。

认可度越高的货币,国内剩下的制造业会越少,留下来的都是相对高端的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就是你需要的产品,只有我能造,所以利润率较高,外在表象就是发达工业国家过的很舒服。

看起来是主动选择,实际上可能也是被动结果。

中国也如此,我在浙江,能深刻体会到义乌作为小商品之都,也被迫走向了转型中高端之路。低端产品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

因为人民币越来越国际化,更多的国家开始认可人民币,这使得低端制造业不再具备成本优势,往成本更低的新兴国家转移。

老话总说实业兴邦,我之前也没深刻理解。

实业一般指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公司是实体的,生产的产品也是有实体产品,实业泛指直接从事生产制造的行业,他们通过物质力量,如原材料、设备、人的智力、体力、管理等,协调沟通的能力,改造物质物品的产业。

制造业是国富民强的根本。

虽然制造业又脏又累,但它有两个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是产业链

一旦工厂出走,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甚至整体产业链的研发,全部会跟着走。

全部走的结果就是技术也走了。

现在很流行外包,即自己做营销研发等轻资产部分,剩下的又苦又累的生产交给别人做。

凭什么我干脏活累活,大部分利润却归你?

代工厂最后一定不会满足加工组装的利润,有机会一定会自己搞研发,然后与老主顾展开竞争。技术上一次不行两次,总能突破的。

台积电是目前全球最强的芯片代工企业,目前看是商业定位,只做代工,避免与客户有利益冲突,事实上,台积电有不小的研发能力,尽管老板张忠谋多次表示不研发芯片,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

你知道为什么皇帝总是要平衡两派臣子吗?

如果出现了另一家尚可的代工厂,芯片设计主顾打压代工的台积电是必然的。

苹果就很擅长打压平衡果链上的代加工企业。

当台积电的订单锐减后,我赌有一天,它一定会自研芯片。

人性永不变,所以周期永不变。

二是就业量。

制造业能带来众多的就业岗位,从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到行政人员,食堂厨师,门卫等等。

我国现在求职难,也有传统制造业逐步没落的原因,互联网也蚕食了大量传统岗位,严重会引起社会问题。

实业兴邦,但投资实业并不容易。

制造业有最强的弹性,一方面在风口上,你可以迅速赚到钱,另一方面,一旦竞争落败,也会迅速的没落。

我说过散户想赚钱,得过管理层,员工,债主,大股东,最后才轮到散户喝汤。

大部分的制造业,在满足管理层,员工和债主后,剩余的利润已经很少了。

但这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了,对稳定社会就业足够了。

对国家而言,制造业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国也是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

但投资不见得,投资领域,是辛苦的不赚钱,赚钱的不辛苦。天道酬勤并不适用。

加息的结果,就是国债利率上升,无风险的收益都这么高了,何必承担不确定性这么高的制造业呢?对吧。

有人说,那我现在投资承接中国制造业的国家。

也不是不行,但风险也不小噢,多看看历史,美元既然是霸权,是可以利用加息降息这种潮汐的方式收割新兴国家的。

制造业的变量特别大,正如隆基股份李振国所言:凡是人可以造出来的东西,短缺一定是阶段性的,过剩才是常态。

我为什么不待见可选消费,理由就是并不是真需求,需求是被创造和想象出来的,很容易产出过剩。可选消费大都是制造业。

你看新能源就知道了,变量太多了,真正替代油车的路还很远。所以我愿意用投变的购去赌短暂的红利期,不愿意用投增这种时间确定性的框架买。

必需消费这种吃多少粮食,喝多少水,每天都消耗掉的东西很容易算。

可选消费不容易算,很可能只是想象的消耗量。

今年以来,美股的科技代表纳斯达克3X下跌56.88%,可选消费3X下跌57.86%,医疗3X下跌24.08%。

同期标普500下跌12.99%,纳指100下跌21.26%。

而必需消费ETF平均还涨了0.2%左右。

我也不知道讲清楚没有,也不管了,反正我要下班了。

周五了,更新下1.5X:

实业是指什么行业(实业一般指什么)

有1.5X杠杆的情况下,下跌周期还跑赢标普5%,表现不好,但也不算差。

祝大家周末愉快,欸?你们是不是周六要上班呀?哈哈,那祝你们周日愉快。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1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