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帮扶,创业帮扶政策有哪些?

本文已获得“玥堂主”独家转载授权

11月22日,作为清华水木基金的LP,玥堂主本次邀请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执行董事王学辉做客十倍研学直播间,二者同为清华大学汽车系、创业路径相似-创业以后均投身投资界。

本次直播间将一起探讨:“清华创业帮”是如何帮助清华创业者和商界对接,为优秀创新项目建立落地通道,深度挖掘种子期或天使期的校友创业项目,利用清华校友网络进行深度赋能,在融资、销售、团队、认知等领域全方位帮助校友创业者解决创业路上的难题。

作者:王 玥

编辑:穆馨培

创业帮扶,创业帮扶政策有哪些?


以下为本场直播的精华内容整理:

01

清华创业者身上的硬科技创业,关键在于深耕专业、摆正位置

玥堂主:在清华创业,和所学的学科关系大吗?

王学辉:过去20年是互联网模式创新的浪潮,这个时期的创业,靠胆识与洞察力,跟你所学的知识体系和专业背景弱相关。但是我们看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清华系的创业者重研发、重技术,这样的创业优势就开始逐步凸显出来了。比如说目前清华系校友,有两种重要的创业模式。

第一种叫师徒配模式,就是在一个实验室里,这个实验室可能是某个特别细分领域的技术,但这个教授带着徒弟真的就在这里面干了20年。这样的师徒配,老师带着几十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特别有企业家精神,这么一配,马上就成立公司,找资本来投资。

另外一种就是清华的校友毕业,在他这个擅长的领域里面深耕了五到十年,这个时候他需要走一个资本的路线。他背后的专业背景越强,越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和技术路线被卡脖子的地方,我们也愿意投。往后看20年,深耕清华校友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遇。

创业帮扶,创业帮扶政策有哪些?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相关研究

来源: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官网

玥堂主:在当今这个一个中美科技博弈的时期,我们如何和海外的校友联动?

王学辉:现在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就是这些留学做技术的校友,回国创业的越来越多了。其实国内的创业环境和资本环境非常好,即使海外的校友不回国,现在大家进行技术合作也是非常频繁的。

玥堂主:那么现在咱们水木基金有什么机制,能够让实验室里面的技术慢慢的逐步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我感觉这条路应该还是非常长的。

王学辉:确实非常长。即使从清华来看,都是非常少的。比如咱们汽车系,真正从实验室出来到上市的,也就是搞氢能亿华通。那么电子系,真正的从技术转移开始长出来的深鉴科技,但它也是被赛灵思并购了。所以其实是非常少的。

但是就拿亿华通来说,欧阳院士带着学生创业趟出来了这么一个成功的案例之后,后面创业者的信心就变得非常强大了。欧阳院士在一个论坛上便提出来了对未来的规划——大概就是在未来十年,他带的这个大团队里,要孵化100家公司,要出5-10家上市公司。有这样一个榜样之后,大家都有信心了。

玥堂主:就你来看,一个教授或科学家,他真的适合成为一个董事长吗?

王学辉:整体来讲,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觉得欧阳院士有一个点,讲的特别好。他就说,我们老师、教授,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好,我们是顾问、是首席科学家,我们占小股,应该让企业家来唱主角,占大股。

在真实的创业过程中,一项技术形成产品,最终是80分还是90分,它的区别其实并不大。这个时候恰恰品牌、市场、客户关系、售后服务等等的重要性反而会凸显出来。所以这个时候,早期的科技创始人还需要找到更多价值观和使命感相似的人一起前行。

02

创业需要修炼内功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扶持

玥堂主:我们看过很多国外成熟的大学,包括国内现在很多学校正在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就是校友创业,成功之后,他会捐赠校友基金会,或者成为咱们这种校友基金的投资人,然后继续去帮助创业的师弟师妹,这种循环,你能不能分享一些例子?

王学辉:咱们清华企业家协会讲的三助精神,受助、互助、助人。年轻的时候先接受师兄师姐的帮助;年龄差不多的时候大家互助;年长的时候就去帮助一下师弟师妹。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就是朱一明兆易创新。大家可能都知道,朱一明当年创业的时候也是得到校友的不断支持。当时朱一明也是承诺如果公司做上市,拿出10%的股份捐给学校。后来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兆易创新上市,也兑现了其诺言。另外,比如咱们现在三期最年轻的LP就有02级的学弟,就这一套体系已经形成了一个薪火相传的飞轮。

玥堂主:能不能分享几个最近看到的特别有意思的项目?

王学辉:就是“专精特新”特别符合清华系学生这样的一个技术背景。比如有一个材料学教授的项目,他就是研究压电陶瓷来做那个芯片封装里面的那个点胶,做到了国内的绝对领先。我们也投一些宏大的项目,比如火箭,就是深鉴科技的创始人出来后自己做火箭;再如汽车重卡、商用车的电动化这一块儿目前正当时;直升机比如走交叉翼路线的、共轴双旋翼路线的,各种技术流派的,可以军用也可以民用。这些我们都要去连接一下。

玥堂主:正好刚刚我们谈到了北交所的专精特新,那么这个北交所的设立以及今天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态势,对于清华这帮技术创业,目前来说有哪些利好?

王学辉: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非要奔着千亿、万亿这样的规模去成长。比如我们假设整个市场有3000家100亿的公司,那这背后一定有3万家20-30亿的公司。并不是说这些20-30亿的公司不去努力发展壮大,而是它本身的市场容量就只有这么大。所以北交所的设立对这样的企业特别好,真正像清华系实验室里出来的,绝大部分还是适合走专精特新的道路。那种划时代的创新还是极少数,大部分就是某个细小领域里面的隐形冠军,特别适合北交所。

03

技术创业者应该小步快跑,脚踏实地

玥堂主:咱们也看了很多创始团队,你能给刚开始创业的创业者们一些建议吗?

王学辉:整体来说技术创业,还是要在大节奏上,小步快跑会比较好。争取在每个阶段融到企业发展所需的钱就够了,然后在下一个阶段,比如1-2年后,估值上涨两到三倍,再释放10%,再融。尽量让每一个阶段的投资人都感到舒适,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看重LP的赋能价值,比如是不是在市场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有更好的资源禀赋。当下的估值高低,都并不能为你带来财富的变现,仅仅是为了这一阶段公司在发展道路上的需求而做的定价。

不要为了虚荣和争面子,去做一个高估值。争取一年完成一次融资,融完资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团队的建设,去招聘、去选最好的人。寻找最优秀的人,不管是做研发或是做营销的顶级人才,要在期权股权等机制上做好激励。

总的来说,就是拿到钱,然后把钱用在真正优秀的人身上,团队才能越来越好,下一个阶段才能越来越棒。与此同时,早期创业的项目也要注意,在公司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比如财务管理标准、业务管理标准、运营管理标准等,这些都是为未来的加速发展提升效率非常重要的环节。

玥堂主:能不能展望一下,再过十年,这个校友群体、创业群体能长成什么样?

王学辉:咱们清华每次开会,有三个大的方向。治国之才、学术大师和兴业之将。兴业之将之前比较多的是国企、外企的高管。这几年创业者越来越多,相对来讲,这三个里面,清华目前兴业之将做得比较差一点。所以这里面咱们努力的空间其实更多的。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3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