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里有这么一句人生箴言:水位而流缓,人贵而语迟。
水越深,水流越发轻缓,就算水面风过浪大,水流深处的水依然保持缓慢的流速。
而出色优秀的人,讲话通常比较慎重,不急着表态发言,不信口开河,因此给人的感觉是讲话慢吞吞的。
浅陋的人,常常在外人面前或者某信朋友圈会有这三种体现。

一,怨天怨地的负能量
浅陋的人,一直怨天怨地,充斥着负能量。
公司有一个前同事,绰号“某信朋友圈怨言王”。
看她的朋友圈,话里话外都是对别人的不满意,对生活的怨恨。
- 一大早,埋怨早饭店主销量贵,缺斤短两;
- 开完会,吐槽老板要求严格,自身不被人理解;
- 下班了,又发微博说朋友不关心自己,不关心自己。
- 她态度消极,工作就草率,销售业绩一直铺底,没几个月便被辞退了。
同事对于她的印象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 “她这个人吧,没啥大毛病,就是太爱抱怨了。”
意大利有句俗语:“假如经常落泪,就不可以看到星河。”
这样的人总感觉自己有多惨怎么怎么样,生活对自身不公平,好事坏事到她那边都可以成为抱怨不断的事。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谁的生活都不易。
怨天怨地,只会让心情更坏,毫无意义。
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去抱怨,而是去想尽办法使自己改变现状,来调整心态乐观对待生活。

二,经常炫耀自己的造就
浅陋的人,喜爱过多炫耀自己造就。
很认可亦舒的一句话:
“心里真真正正富裕的人,从来不显摆自己拥有的一切。
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看过几本书,开了什么车,来过哪些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了什么珠宝,因为有自卑心理。”
层次低的人,爱龇牙咧嘴,有一点点成绩都需要哗众取宠。
经常发朋友圈炫耀,向身旁的人不断提到。
内心世界丰硕的人,不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不需要外部的肯定来满足虚荣心。
- 叶圣陶成名后去执教,历经栏只写了四个字:“小学老师”。
- 季羡林一生自称为教书匠:“我工作通常是爬格子。”
- 杨绛在回绝出版社出版时,只不过是有点风趣地说:“我仅仅一滴冷水,并不是肥皂液,不可以吹泡。”
层次高的人,看破了虚荣心,不在乎浮名浮想,不向大众炫耀显摆。
反而是不张扬活好自己,追求心里憧憬的生活。
有着一份平静与清静,恬淡豁达大度,快意人生。

三,显摆自己的见识
浅陋的人,喜爱显摆自己的见识。
心理上有一个有名的词,叫“达克效应”。
简单地说,越发愚昧的人,越本以为聪慧,并且最糟是指,自身并不知道自己知识的匮乏。
当一个人四处显摆自己的才华和见识,反倒显出自己的浅陋与愚昧。
- 苏轼年少时就博学多才,有名气。
- 得意洋洋的他大笔一挥,在接待客人的书房门上,写出一副对联:
- 识遍天下字,读尽世间书。
-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拜访,看到苏轼,说:
- “听闻苏才俊大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求教。”
- 苏轼见到年龄那么大的人都需要来求教自身,更春风得意了。
- 只看见老人捧上一本书,苏轼接过来,打开来仔细读,发觉里面的字,大多数不认得。
- 老年人见苏轼面露难色,便说:
- “天底下那么多书,少爷从未见过也难免会,我再去请教别人吧,就不难为你。”
听完,瞬间惭愧得无地自容。老年人走了之后,他调用了门框上的对联:
发奋识遍天下字,矢志读尽世间书。

古往今来大成者,基本上都是平心静气、稳重谦虚的人。
因为他们自知,当一个人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幻想中,往往是被傲慢遮掩了双眼,便不可能会有所进步。
曾国藩说:“谦逊含容是贵相。”
谦虚竹有低下头叶,傲气梅无仰着花。
一切真正意义上的伟大事物,全是朴实而谦恭的。
不张扬,贵而看不出,华且不炫,是远见卓识,是成功秘诀,更是一个人刻在骨子里的风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3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