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改革开放以后,苏联开始逐渐在争霸中急速下跌,美国的胜利让它结束了70年代长达上十年的高通胀,美国的经济开始快速转好。

既然通胀降下来了,那美联储的利率也可以快速下滑,在1980年利率还高达20%,到了90年代中后期就只有4.75%左右,而且维持了多年的利率不变,可以说90年代中期就是美联储存在感最弱的时期。

利率不断降低,同时,通胀并未走高,始终维持在3%左右的温和通胀,导致美国的经济持续向好,甚至有一些过热,而过热的地方就是互联网。
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在此前五年时间,美国GDP增速分别是2.7%,3.8%,4.4%。4.5%,4.8%,一路节节走高。
与此相对的是失业率一路下滑,在网络泡沫爆发前,维持了超过38个月低于5%以下的纪录,在2000年4月,更是只有3.8%。

社会充分就业,GDP连续三年增速超过4%,通胀略微抬头,但是也仅仅只有3%,这种经济状况真是非常完美,对一个发达国家来说,“坏小子”克林顿确实是个搞经济的好总统。
于是在2000年的6月30号,美国开始了加息,到2001年5月,11个月时间内加息了6次,总计加息了175个基点。
在加息开始的1个多月之后,标普500开始触顶下滑,但是互联网公司有一些还在往上冲,微软一直到2000年的倒数第二天才达到高点的119.94美元,市值也超过了6000亿美元。
6000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当年美国的GDP只有10.25万亿美元,美债总量才5.7万亿左右。也就是微软的市值占GDP的比重高达5.8%,占美债比重更是高达10.5%。
换一个角度来说,2000年中国GDP才仅仅1.22万亿美元,也就是两个微软就顶上中国一年GDP,可以抵到2个俄罗斯,说微软富可敌国都是把它说小了,当年他可是富可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微软的这个市值泡沫非常大,在1999年的PE最高点达到了86倍,这个市盈率是不是让我们很多人想起了去年白马股的市盈率?
去年的长春高新,片仔癀,恒瑞医药,五粮液这些优质企业和2000年的微软很类似。
当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让微软萎靡了很多年,让思科更是一直萎靡到现在,当年思科市值曾经一度世界第一,现在已经跌出了前30名。
20年前很多从国内大厂跳槽去思科的员工拿到了股票,忽然就财富自由了,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这是人生的赢家,在高位套现走人,后来再去,就没那么好运了。
我们现在总是谈到美国经历了很多次的经济危机,多次衰退,都能平安无事,就感觉这次也能平安度过危机,这有点刻舟求剑了。
当年美国的科技泡沫破灭,并未对美国的经济有多大的冲击,那是因为当年的美国还真当盛年,还在享受着冷战结束,全球独霸的红利,美国的经济强劲的很,可以完全对冲互联网泡沫破灭的风险。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一年时间,美国的失业率虽然攀升,但是始终没有突破6%,这和2008年以及2020年这两次完全不同。

失业率是调查统计的,这个数据是可以造假的,那我们可以看看另外一个相对更加真是真实一点的数据:初领失业金人数。
从领失业金的人数也能看出,2000年的那次冲击相对于2008年小的多,下图我没有贴2020年的,因为实在太高了,贴上来会显得2008年那次很少。

失业率不高,社会就稳定很多,枪击案也会少很多,不会像现在这样各种零元购出现。
?当年美国的债务并不高,在2000年仅仅只有5.7万亿左右的债务规模,只有GDP总量的55%左右,这个债务水平在发达国家中算是非常健康的,足以让美国政府应对经济冲击。
这一点和我们现在很像,政府债务低,可以在经济低迷时期增加发债去刺激经济。
?另外,虽然是互联网泡沫,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互联网是当年的未来赛道,未来还是会持续增长的。
那几年互联网公司的业绩其实发展很不错,从1996年到2000年,微软的营业收入复合年增率是31%,思科是57%,英特尔是16%,亚马逊三年复合增长率是165%。
我们反观A股最近几年的高估值赛道股,没有几个能每年做到31%的增长率,也就是几个新能源和半导体公司能够媲美,所以说当年美国公司的发展还是很健康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公司在世界上并没有对手,就算美国出现了危机,也没有人可以挑战它,因此,它有足够的时间让企业消化危机。
与20年前相比,面对这次的经济衰退,美国其实没有多少办法。
■在财政政策上,美国财政部现在的余额只有5600亿,按照每个月赤字1500亿计算,大概在11月美国财政部资金机会耗尽,到时候又要提高债务上限,就算提高了,谁会去买呢?
■在货币政策上,美联储面对40年最高的通胀数据,为了应对衰退,如果采用过度的降息扩表,虽然让经济可能暂时企稳,但是通胀继续爆表又会让美元信用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这只会加速美元的贬值,我说的这个贬值是购买力的贬值,不是美元指数。很多读者说美元指数100多,我怎么还说美元贬值,对这个问题我之前说过几次,就是美元指数现在就是西方国家玩的把戏而已,不能真实反映美元的购买力。
如果你用美元去买大宗商品就是现在国际价格,用人民币买,那可以享受折扣。
人民币升值不就相当于美元的贬值?
■从企业层面来看,美股的头部公司业绩虽然还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可是这不是真实的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90年代美国通胀只有3%左右,互联网公司复合增长率是20%以上,可是现在美国真实的通胀早就超过10%,而美国头部公司这几年的复合增长率只比这个略高。
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是没有剔除通胀因素的,也就是说美国企业现在的业绩增长就靠通胀,通胀下来,它们的业绩就下来了。
■外部环境就更不必说了,现在大家都不把美国当回事了。
综合来说,当年就算泡沫破灭,对美国企业来说,只是短期股价膝斩而已,并没有停止它们前进的步伐。股价的下跌虽然让一部分人收割了另一部分人,可是财富还是在美国国内,同时,美国的财政非常健康,货币政策还有极大的空间可以应对冲击。
而现在,货币政策可操作性空间小,债台高筑已经到了要淹没自己的水平,美国企业的增长全靠通胀支撑,新技术发展乏力,对外部的控制力非常薄弱,别说对中俄,就是对中东,东南亚,拉美,印度,就算是对非洲的控制力也变弱。
再来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美国能用什么方式应对?

END
往期文章
从波音和中车对比看美股为何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3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