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互联网时代是怎样一个时代,人人都是发声的自媒体?

澎湃特约评论员 守一

近日,互联网头部企业B站武汉图文审核组代组长春节值班期间猝死事件,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最新的进展是,企业方面公开道歉,称该员工离世后的相关沟通、善后工作一度面临混乱,并表态说今年将增加招聘1000人,有效降低人均工作压力。

员工猝死当然是一场悲剧,但在同情之余,仍有一些重要问题值得商榷和探讨。比如,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大厂”的工作制度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企事业单位,因此,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加班”?在新型劳动关系下,又该如何保证基层员工的正当权益?

如何定义员工“加班”

近几年,互联网大厂的高强度加班文化,社会能见度越来越高,但讨论较多的往往是程序员等岗位,审核员对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

可业内人士都知道,审核员在大厂一直是相对“边缘”但劳动强度很高的岗位。这几年随着对内容风险的关注度提升,审核员的工作压力其实在持续加码。

拿B站来说,其港股招股书披露,截止到2020年底,内容筛选团队已有约2400名员工,需要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审核及监控上传到平台上的内容。

事实上,很多互联网平台的人工审核工作都曾因为内容问题受到过外界质疑。审核员岗位的风险和压力,可见一斑。

一天24小时要保证有人员在岗,那所谓中班和夜班就不可或缺。我们能从网站上找到一些互联网企业审核工作的招聘需求,标注的工作时间是:早班9:00-21:00、晚班21:00-9:00、中班12:30-24:30。

这意味着每班工作时长达12小时。而在相关岗位描述中也明确标注:此岗有夜班,做一休一,介意勿投。

由此可见,即便那位不幸猝死的员工事发前一周“未存在加班”,但其岗位性质已经决定了,其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是超出很多普通岗位的。

这绝非B站一家要面临的问题,而是这个岗位乃至行业的共性问题。因为既要保证网站内容的安全,又要保证内容创作、上传的效率,势必会把压力导向从事审核工作的员工。

相对模糊的工时边界

界定审核员的劳动权益保障是否到位,除了直观的上班总时长之外,可能还有其持续高强度工作、大量夜班等特殊性,要不要加以特殊考虑。

比如夜班,哪怕同样是8小时,对个人精力的消耗,和白班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像白班一样,只根据工时来计算报酬和加班与否,显然并不公平。

再说其工作的特殊性,有其他大厂的审核员透露,其每天的任务量要审核500到1000条内容,在这样的绩效压力之下,可能需要员工持续不断地盯着电脑屏幕。同样是8小时,和那些还可以“摸鱼”的岗位比,强度显然也不一样。

当然,很多大厂可能已经在一定程度考虑到了其特殊性,比如对夜班有“做一休一”的规定。但这种情形是否普遍,或者说,是否更科学地考量了个体工作压力,还需要继续观察。

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很多行业,现在一个普遍特征就是,部分岗位的上班工时边界日渐模糊。有的虽然名义上8小时,其实需要各种加班、轮班或值班,甚至“随时需要响应”,员工实际投入的时间,远非公司考勤记录的时间。

有时候就容易导致出现争议时,企业觉得员工没有加班,而员工则有苦难言。这对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细化改良,也是一个新的考验。

对互联网大厂的期待

员工猝死的悲剧也有意外因素,未必都是企业的责任。不过,在新形势下,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讨论也需要更深入。

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加班”与“值班”“轮班”一字之差,内涵却大不相同。《劳动法》只对八小时工作制作了相关要求,并没有提及不同时段工作的薪资差异,于是企业对倒班制的员工都一视同仁,很少考虑夜班等特殊时段员工的付出。

更人性化的方法或许应该是,对不同班次设定不同的薪资标准,以弥补健康等因素造成的劳动者实质上的损失。这方面的法律规范,也应该与时俱进。

从福利待遇的角度看,互联网大厂的吸引力依然很强。这也是大厂岗位仍然令“打工人”趋之若鹜的原因。因此,互联网大厂在获取高关注度的同时,也应该为社会树立更好的榜样,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

一家互联网企业多招聘1000名审核员,对其整体运营成本来说,并不是太大的负担,但如果能因此缓解几千人的工作压力,还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这并不是主张企业“养闲人”,而是期待互联网大厂设计出更合理的人员结构,走出更有创新价值的道路,别把赢利的希望建立在压缩必要的人员开支上。这方面,相信许多互联网大厂仍有改善空间。

责任编辑:李勤余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丁晓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3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