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居住的雅称(古人居住的雅称)

“ 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的生存根本。这四项中的每一个都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过很大的变化。

这里通过中国特有的文字来浅谈一下关于“住”的进化。

穴:《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这里的“穴”指的是土窟窿或地洞。上古先民受限于工具的不健全,所住的洞穴多是些因受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天然洞穴,因为不完美,必定会遭受洪水,野兽,甚至于毒蛇蚊虫的侵扰,居住质量可想而知。直到一个大神般的人发明了“巢”。

巢:《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这种建在树上的屋子成为人类史上最早最实用的建筑,也是房屋最早的雏型。它有效地防止了洪水和野兽。这个圣人便被人们推举做了部落的首领,后人尊称他为“有巢氏”。

神仙居住的雅称(古人居住的雅称)

庐:随着人口的增加,建于树上的“巢屋”因环境和材料受限显得不够居住,另一种建在高坡上的屋子就因运而生了,这就是“庐”。《说文》:“庐者,寄也。秋冬去,春夏居”。《孔子家语》:“昔之王者未有宫室,冬者居营室,夏则居橧巢”。这里“橧”字指“可以重复利用的木头”。“古皇氏编槿为庐”,“槿”是木头的一种,所以可以把“橧”建成的屋子也可以称为“庐”。“庐屋”因为建在高坡上,也有效地起到防洪水和野兽的作用,又便用观察周围的情况,也成为一大壮举。随着屋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后来把“庐”比喻为简陋的房屋,如茅庐,草庐。

营室:随着古人们的动手能力的提高,生存环境势必会做一些改变,古人们对一些自然洞穴进行改造,把穴中的土块运到到外围堆积起来【营】,在冬秋季节既挡了寒风又抵御了野兽,居住环境大有改观,这种居住地称作“营室”。

然后是巢与穴结合的半洞穴式,泥土与木头结合的全地上式的逐渐演变。

宅:相传唐虞制宅,“择吉处而营之”,看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古人的认知力进一步提高,居所也有了自由选择的能力,注重“风水”了。“宅”,泛指能居住的地方。

神仙居住的雅称(古人居住的雅称)

宫室:《白虎通》:“黄帝始备宫室,以避寒暑”。《释名》:“宫者,穹也。屋见垣上穹隆然也”。屋顶高突的,结构略复杂的屋子开始出现。

秦始皇开始,“宫”就成了君王们居住的专有名称。“”特指王公大臣和富贵人家居住的地方。普通人居住地为“室”。

房屋:多间房开始出现。“室”两边的称屋称作“房”,《说文》:“房,室在傍者也”。后用“房”“房屋”泛指能住人,存物的建筑物。

神仙居住的雅称(古人居住的雅称)

院:玉篇》:“院,周垣也”。意思是在房屋周围用木头.篱笆等圈起一圈,圈内空地称为“院”。“院”的出现标志着房屋划归为私人领地成为必然。个人居住环境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也有了保障。

神仙居住的雅称(古人居住的雅称)

楼:择吉地而居后,有充足的人力和财力,“楼”也就慢慢地出现了。《说文》:“楼者,重屋也”,就是可以建成二层或者二层以上的房子。房间多了,就把平常聚集在一起办理的事务分化出来。形成各具功能的单元。

阁:下空上屋的小型楼,用作观视远方,藏财物,供佛等。未出嫁的少女一般也居住在这类的地方,称为闺阁。

祠:祠的本义指古时的春祭,后来演变为把举行祭祀的地方称作祠。在家庭中往往另选一室作为专门祭祀先人的地方称作祠堂。

斋:《说文》:“斋,戒也,洁也”。本义是指在祭祀先祖或神仙前做的净心洁身的行为。后把作净心的地方称为斋。

廊:本义是屋檐,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在后来建筑的不断改进中有的新的功能,有的成为屋与屋或者屋与室外某些建筑物连接的走廊。

轩:在室外的封闭或者半封闭的廊称为轩。在廊的某处建一小屋并留有小窗的也可以称为轩。

未完待续,码字不易,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多支持。 下篇再说与“屋”有关的其它建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1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