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这里是暖暖知书的第8天。
今后暖暖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每日随笔、读书笔记及全职自媒体经验。
点右上角【关注】,一起读书进步。

【今日随笔】
今天端午节,醒来摸手机。
9点半、2个未接电话、3条未读微信,打开对话框,是老爸转来的一笔过节费。
估计是看我迟迟没回复,又给我打了两个电话。我刚睡醒,头脑还不清醒,但也很快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不管醒没醒,先给他回个电话。
他开了一家新的店,听起来正忙着,旁边还有人跟他说话,他对那人说:是我女儿。
我见他似乎没空听我讲话,说了句节日快乐、问了一下我妈的近况,便把电话挂了。挂完电话即刻把微信上的转账也领了。
这事我太有经验了,近几年他每年过大小节都会给我和弟弟发红包,并说上一句:过节,自己去买点好吃的。
我已经30岁了,仍然享受着这般待遇,以前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可他说:我们家儿子女儿都一样,又不是只给你,你弟弟也有。
因为学业和工作的关系,我们每年团聚的次数不多,跟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
不过,每当我爸以一家之主的姿态给我们发什么费的时候,家庭凝聚力一下就凸显了。
尽管从小到大,我觉得他很严厉。
但我知道,我的心里仍然爱他,我也知道,我们都是被他放在心尖上爱大的。

父母的爱,都是显而易见的。
极其粗暴,直接打钱。
小时候不需要那么多钱的时候,就给好吃的。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任何事情,优先考虑孩子。我想这个过程中,他们应该也舍弃了很多个人的欲念吧,但没办法,条件有限。
后来条件好了,我也独立了,我盼望着他们能对自己好一点,最好是把他们自己放在第一位,我曾多次焦急迫切地给他们灌输新时代的思想。
可他们好像已经习惯了,并不能很快地发觉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更不会像年轻人一样累了就吃点好吃的、买点好看的,奖励自己爱自己。
他们喜欢为孩子付出,并从孩子的反馈中得到满足感和价值感。
我记得有一回,我爸给我零花钱我没收,他难过了好一会儿,说我是不是跟他疏远了。
那时我才开始理解他们这一辈的父母。
我妈至今不会自己买衣服,她每年的新衣服都来自于我爸和我,有时我弟在学校攒出点零花钱了,也会给她买。
她虽然极少体验女人逛街的乐趣,但是她看起来满脸幸福。

给你钱的人,不一定爱你。但爱你的人,一定会给你花钱,爱到实处。花多少、怎么花,取决于个人能力和消费观。
为所爱之人花钱,这事不需要提醒。亲情是这样,爱情也是。辛苦挣过钱的人,怎么会把钱跟俗气扯上关系呢?这简直不可理喻。
但以此为由张口要钱,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对双方而言都没多大意思。
文章里写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表达我的个人想法,但你不必转发分享给某人。有些道理只适合放在心里,说出来就变了味道。

上午在家读完《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下午出去吃饭过节。
商场回暖,每个店门口都是密密麻麻的人。
走完一圈,我和老王放弃了最初吃大餐的念头,最终进了一家小吃店。
因为里面看起来不算拥挤。前两天正好我也在他面前说过想吃那些东西。
简单解决完我们的过节餐,他提议说去逛逛,然后带着我径直走进了一家服装店。
我看衣服比他准确,所以我们先是帮他挑。逛着逛着,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件花裙子上,他鼓动我拿进去试试。
看了一眼试衣间外排着的长长的队伍,我有些犹豫,反而是他不嫌麻烦。他拿起衣服把我推到队伍边,说他就在外面自己逛逛。
排队、试衣服,我用了半个小时。他在外面一件也没选好,我们拿着花裙子,又好像回到了原点继续帮他挑选。
也许是我们都很久没在实体店买过衣服的原因,感觉入迷,浑然不知已经过了两个钟。
最后他要了两件T恤衫,我要了那件花裙子,另外要了一白一粉搭成一套上衣。

出来后我们在商场闲逛着,他问我开心吗?他说他很开心。
逛街是累的,今天逛的店也没有凳子,因为是我们两个人一起逛,所以他觉得开心。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在节目上看到的一个人。
采访的记者问:你觉得什么是喜欢呢?
他说:我觉得喜欢很简单,喜欢一个人就是想跟她在一起。
回家的路上,我看着老王手里提着的衣服,想着今天吃到的小吃,又想到了早上我爸给我转的钱。
我觉得,爱就是如此简单的吧。
——END——
往期内容:
头条最“魔怔”的玩法:沉迷数据、无心工作、每天都在想该写什么
全职读书002:《自私的基因》动物也会欺骗,兰花也懂“引诱”
注:已开启原创保护,未经允许请勿搬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1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