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作为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总决赛金奖、高教主赛道小组第一的“黑柔科技”项目负责人,他被评为2021年度四川省创业之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斩获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奖项近二十项,双创经历受到了央视新闻网、四川观察等权威媒体采访报道。

他就是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陈鹏。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面对这块金牌,作为团队负责人的陈鹏说:“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去年5月,本科三年级的陈鹏成立了“黑柔科技”创业团。在去年的互联网+比赛中,他们在校赛答辩环节遭遇淘汰,而后突围复活赛,一波三折,最终获得国家级铜奖。之后一年时间里,他们持续推进项目的产业落地和商业转化,也如愿在今年的总决赛中斩获国家级金奖。

提起这两年的商业转化经历,陈鹏坦言这是一段辛苦却受益匪浅的经历。

初建这支互联网+比赛团队时,队员们都是大二或大三的学生,空有专业理论知识,而缺乏产业认知和创业经历,不会写报表、不会找专业的行业数据,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团队。在诸多的不成熟和不确定中,却也隐藏着队员们最清晰、最一致的目标:要以学生团体的身份去完成实验室产品的商业转化。

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陈鹏与团队成员在研讨室打磨项目

作为负责人,也作为核心产品“新型柔性显示电路板”的专利持有者,陈鹏担起了“碰壁者”和“领头羊”的角色。为了让队员们搞清楚商业实操的逻辑,他只能自己先进行历练。他形容自己是一个媒介枢纽,一面和企业、政府等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一面把外界信息传递给队员们,和不同学科背景的队友们一起探讨更优、更细化的方案。

作为学生,在谈商业合作时,陈鹏也常被质疑,起初并不受到业界的认可和重视。在企业投资汇报、创业入驻申请、政府资金审批过程中,他一次次地路演、一次次地介绍着产品,用量变争取着突破。“往往谈了10个客户,也只有1、2个有意愿深入了解。”这便是项目伊始的现状。

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陈鹏(右二)在讲解项目

过程中,陈鹏也发现一个问题,市场关心的是产品的效果、经济效益,产品是否可复制、可推广、是否真的能够创造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实验室的科研与实现商业转化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当知识充分结合实践时,会发现更广阔的天地。”从成绩优异、科研出众的大学生,到成为处处碰壁的创业者,陈鹏在落差中经历着新的尝试和磨练,也逐渐转变了思维,把客户的实际需求带回到实验室,选择用新材料迭代工业界原有的材料,从而完成整个产品升级,顺利成立公司、建立生产线、与企业签订单,并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和合作范围。

谈及这块金牌,陈鹏表示自己最想感谢的是学校所提供的平台。正因为有川大这个平台,黑柔科技团队获得了学校各个部门老师的帮助,也获得了社会各界专家的辅导,得到了更多媒体和商业资源。

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陈鹏接受国家发改委双创周视频采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疫情非常复杂,总决赛改为线上答辩。在决赛前夜,川大因疫情临时管控,备赛的同学们在半夜十一点转战到了原定线上答辩场地——川大工学图书馆,开始了三天两夜的“闭关”。第二天一大早,教务处、图书馆、后勤等部门的老师们便给大家送来了大量物资,满足同学们的各种要求,教务处和好几个部门的老师们也住到工学馆来给大家提供服务……最终也不负学校的信任支持,团队以小组第一获得国家级金奖。

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参与备赛的老师、同学们与游校长在图书馆前合影

陈鹏也要感谢川大高分子学科从事相关基础研发工作的老师和同学们。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所提倡的贯通式培养模式,让本科生们更早地投入到科研实践中去。在实验室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虽然各自科研工作独立、各司其职,但他会在项目指导老师李乙文教授的牵头下进行合作产业化。他认为,“黑柔科技”团队取得的成绩,是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以及团队成员的共同成果,是在相互补充、共同进步的科研环境中的产物,而他自己,只是幸运地了一些光芒。

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陈鹏在答辩现场一遍又一遍的测试

陈鹏还要感谢“黑柔科技”的团队成员们。项目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份事业,也是一份大家彼此成就、共同成长的载体。从去年5月到今年11月,大家为了这样一件长期而复杂的事情,相伴走过一年半的时间,过程的艰辛大家心知肚明。但当一群不同学科背景的伙伴来做同一件事情,也真的迸发出了学科交叉的力量,做到了1+1>2的效果。

一年半前,大家都是只知道上课、作业、考试的学生,如今都能够在学业和事业中独当一面,多数保研上岸,并斩获各个大厂的实习offer,甚至投身自己的创业。除了一起参赛外,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也赐予了黑柔科技的团队成员一份特殊的羁绊,他们彼此成就的同时也在彼此治愈。聊天群里的话题从学习困惑到生活乐事,从不间断,创造了独属于黑柔er的美好回忆。

“从科研成果到产品有太长的路要走了。”这条路也很艰辛,而正是因为学校有组织的科研和有价值的教育、创业团队努力……这份成就才最终“水到渠成”。

先脚踏实地,再仰望星空

学业、学生工作、科研活动、竞赛创业等事情已经填满了陈鹏的个人生活,他把自己形容为一个可以称得上是“一腔孤勇”的人,但这种热血并不是盲目的。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们或许会接触到爆炸性的信息和知识,而要兼顾各方面,就要求我们“一腔孤勇”地去接触新事物,然后在保持清晰认知的前提下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并为之努力和发光发热。

他这样去描述如何在生活被填满的情况下依旧保持清醒:“当下我们能接触到的资源、信息都是过剩的,我想最好的状态就是在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去认识你自己,普适化的模式和标准不能定义一个人,你要明白你的需求和规划。”

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陈鹏(左一)与实验室师兄们合影

其实这也是陈鹏的导师李乙文教授曾对他提出的要求:“你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牌’打好”。这句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大学生活,他习惯于为自己的所有事做一个提前规划,早早地考虑未来,从大一到大四,他的每个暑假都在学校度过,给自己将要前进的每一步留下足够的积累。

陈鹏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同样保持着清醒的思考,他戏称“哪个小孩子没有一个成为科学家的梦想”,而现在他也愿意保持着自己的热血和理想去投入科研工作。作为四川大学第一批3+1+5模式培养的博士生,这种学制让他在本科阶段就能够进行连贯性的科研思考,当看到所属课题组实验室中所研发的产品真正去应用到客户的身上时,他看到了比文章、引用量这些指标更为迷人的科研魅力。

而他后续想做的,就是能够看到自己所设计的科研课题能够从实验室的仪器中扩大到生产级别的工厂,最后能够真正地走进市场,解决现实的需求。

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陈鹏在做实验

说到为何能够保持这种思考和自律,陈鹏直言自己也有过对自己的质疑,光鲜亮丽的成就背后每一步都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甚至在大四决定升学去向时他也面临着科研不顺利、他人不理解的低谷,越是自信和坚强的人有时候崩溃来得就越悄无声息和势不可挡,但同时他也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能够拥有一段健康的恋爱和一群能成为坚实后盾的师兄师姐。

“其实有时候太坚强的人会很难被有效安慰,更倾向于自我消化。特别感谢我女朋友在这四年里与我互相扶持,做那个能一针见血地说出我问题的人,让我能一直向着未来前进。”他认为,不沉湎于过去的挫折和成就,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陈鹏和女朋友

愿为当空皓月,倾洒漫天清辉

谈到入学至今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陈鹏的答案却与他所获得的成就无关。他介绍说,在自己还是本科生的时候,他留任了学院学生会的组织部部长,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被这些新入学的学弟学妹们所需要,在共事的一年以及之后的日子中,他看到这些曾经青涩的后辈们从需要各种帮助到在各方面变得成熟可靠,甚至开始带着自己的学弟学妹成长,这都让他感到十足的幸福。

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陈鹏(后排左四)与部门的学弟学妹们合影

而互联网+的团队也是如此,现在他再回想第一年时那个不成熟的学生团队,不由得也会感叹,原来我们已经共同成长了那么多了。

“想到我在各个阶段所学到的经验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正向的作用,或者不同的视角,并且看到大家都成长了很多,我感到幸福,更何况到最后交到了这么多朋友,我就会觉得,这是大学里有成就感的事。”

大学生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互联网加大赛历届作品项目简介?

陈鹏与同门探讨实验课题

站在由本科生转变为博士生的分岔口上,陈鹏想告诉还在迷茫的学弟学妹们:

首先,大学中能接触到的活动是丰富的,我们能够去验证自己无数的可能性,但永远要保持思考,不要在新事物的茫茫海洋之中迷失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并为之保持坚定是减少内耗的先决条件。

其次,不要一个人走得太孤单,大学的环境是包容的,朋友不仅能带给我们面对道阻且长的勇气,也能带给我们更为活跃和多元化的思维。

最后,就是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透支式的努力永远不可取,未来我们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需要平衡更多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够健康、快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写/杜柳 孙至洁

编辑/杜柳

责编/王允保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3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