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为了保证粮食产量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法令,鼓励农民退林还耕。但退林还耕真的让农民受益吗?
东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更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把不少劳动力从田地里解放出来,投入其他行业,不仅减少了劳动成本,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北方人乐见其成。而西南地区以山地、丘林、高原为主,农业机械化难以推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种过田的朋友都知道种植庄家更本挣不了钱,只能维持全家的温饱问题。而种植庄家又相当的繁琐。就种植水稻而言,光水稻的培育就花费不少工序和时间,选种、育苗、移栽就需要不少功夫,就别说田的打理了。俗话说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种田所需的劳动力。
家在农村的朋友都知道农民经过一年的长时间劳动,到了秋天收获的稻谷、玉米除去自家吃的外,所剩不多,剩下的想卖出去,又没有好的收购价格,所以只能存着。一年到头忙下来,收获的结果就只有吃的粮食,而生活的开支不仅只有嘴里的粮食,还需小孩上学费用、生病的开支等等。所以导致现在农村愿意在家种田的人少之又少。就我生活的地方贵州小县城,经过几年大力发展的茶叶种植,在家农民的收入比前几年翻了几番,只有你够勤快,从春季开始到秋末几乎每天都有收入,从一年不见钱的影子到现在每天都可以数着钱入睡,这样的日子谁不愿意过呢?虽说是辛苦了一点,但是有了收入,吃的、用的、穿的都有了还怕什么呢?现在我们那个区域,几乎家家的田地都种植了茶叶,只留有少数的几块田地来种植自己所需的粮食蔬菜,甚至有的农户全部拿田地来种植茶叶,不种庄家了,说是不值得。就像种茶的农户所说的,种植茶叶三年就可以采摘,采摘一次就够那块地或者田所生产的粮食,那还种田干什么呢!种植茶叶变现快,经济效益好,一个人就可以管理自家的茶园,其他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这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强制还耕,那么种植庄家所需的劳动力从哪来呢?农民的收入如何保障呢?虽说一直有农税补贴,但是这点补贴对于一个正常的家庭开支而已不过杯水车薪。记得有一个街头采访就是询问当代的年轻人:你认为农民一年有多少收入?好多人回答十几万、二十万、甚至几百万。我只想说他们回答的只能出现在农民的梦里去。如果单靠农民种植的水稻、玉米,除去成本根本挣不到上万元,除去一年的开支,孩子上学、看病的钱根本找不到。这就是为什么农民要放弃种田,外出打工的原因。如果现在强制还耕,那么仅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年轻人也要携孩外出,或者让更多的老人、小孩成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小孩了。
还耕保证粮食产量固然重要,但是不是也要考虑因地制宜呢?让有条件的还耕,没有条件的、不必要的保持原有的状态。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又兼顾农民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为了农民的利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ohomer.com/23764.html